【中国股票指数有哪些】
中国股票指数有哪些
中国股票指数有两种,分别是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股指数。
1、上证综合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的股价指数。
2、深证成份股指数。由深证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于1995年1月23日正式发布,1995年5月5日正式启用,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的股价指数。
扩展资料:
深证成份指数的计算公式:
1、成份股指数是通过对所有上市公司进行考察,按一定标准选出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公司编制成份股指数,采用成份股的可流通股数作为权数,实施综合法进行编制。
2、成份股指数为派氏加权价格指数,即以计算日成份股实际可流通A股数和可流通B股数作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即日指数=即日成份股可流通总市值÷基日成份股可流通总市值×1000
3、B股用上周外汇调剂平均汇率将港币换算为人民币,用于计算综合指数。B股指数仍采用港币计算。
4、每一交易日集中竞价结束后,用集中竞价产生的开盘价(无成交者取昨日收市价)计算开盘指数,然后用连锁方法定时计算即时指数,直至收市。
5、每日连锁计算公式为:
今日即时指数=上日收市指数×今日现时成份股可流通总市值÷经调整上日收市成份股可流通总市值
成份股可流通总市值=成份股可流通A 股总市值+成份股可流通B股总市值
成份股可流通A股总市值=Σ(成份股A股股价×成份股可流通A股数)
成份股可流通B 股总市值=Σ(成份股B 股股价×成份股可流通B股数)×上周外汇调剂平均汇率
成份股指数按照股票种类分A 股指数和B 股指数。A 股指数按其所属行业分,包括工业分类指数、商业分类指数、金融分类指数、地产分类指数、公用事业分类指数、综合企业分类指数。每个分类指数至少用3家成份股编制。
参考资料:深证成份指数_百度百科
【股票指数的功能】
股票指数的功能有哪些?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股价指数是在证券交易活动中产生的。它不仅是反映股市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经济形势和周期性条件的参考指标。它被视为股票市场的“指示器”和经济繁荣变化的“晴雨表”。 股价指数主要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某一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
2、为投资者和分析家研究、判断股市动态提供信息,便于对股票市场大势走向做出分析。
3、作为投资业绩评价的标尺,提供一个股市投资的"基准回报"。
4、作为指数衍生产品和其他金融创新的基础。
扩展资料:
计算方法
计算股票指数时,往往把股票指数和股价平均数分开计算。按定义,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
相对法
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 英国的《经济学人》普通股票指数就使用这种计算法。
综合法
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即:
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
代入数字得:
股价指数=(8+12+14+18)/(5+8+10+15) = 52/38=136.8%
即报告期的股价比基期上升了36.8%。
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由各种采样股票的发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对整个股市股价的影响不一样等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股票价格指数